甘肃非遗人“兔年说兔”:借生肖文化扬传统手艺精髓******
(新春走基层)甘肃非遗人“兔年说兔”:借生肖文化扬传统手艺精髓
中新网兰州1月30日电 (闫姣)设计、画图、刻板、上糊、染色……耗时半个月,非遗版“呆萌蓝染兔”面世。作为创作者,甘肃省平凉市蓝染技艺市级传承人李梅说,“蓝染兔子运用喜庆的大红色和具有蓝染特色的蓝色,增添节日喜庆氛围,同时采用福字和铜钱元素,希望大家有福享、有钱花。”
蓝染兔憨态可掬、萌味十足,颇受民众喜爱。李梅说,从鼠年开始,她每年都设计一款蓝染生肖布偶,希望更多年轻人关注甘肃特色非遗。
连日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推出“非遗过大年之兔年说兔”栏目,集中展示甘肃非遗传承人手工制作的兔子。
圆溜溜的大眼睛,雪白的耳朵竖起来,身上还穿着精心搭配的“唐装”,这是甘肃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成州面塑传承人安秋平用面捏出来的兔子。
近日,安秋平设计了好几款或可爱或呆萌或天然的兔子造型面塑,并置于店面显眼处,吸引了人们的关注。他将传统面人制作技艺和现代美术思想与技法结合,将一块块面团变成了惟妙惟肖的艺术品,作品色彩艳丽、朴实自然、生动逼真。
甘肃张掖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甘州刺绣传承人许静以“兔”为主题,制作了各种“萌兔”。在她看来,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特别是生肖文化,每年过年必不可少,作为一个非遗传承人,更要通过手艺表现出生肖文化的精髓。
“我用扎染和刺绣做了各种兔子,有田园风、复古怀旧风、快乐时尚风。”许静称,可用作胸针、挂件、香包,有单只,也有情侣款,适合各种消费人群,同时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福。(完)
送药上门 送医到家 湖南保障农村地区群众就医需求****** 针对农村地区重点人群的健康服务,湖南怀化加大基层医疗机构药品和抗原检测试剂盒储备供应,同时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力,由医联体、县域内医共体牵头医院派出医师下沉到基层,加强家庭医生与老年人联系,确保有需求时能够及时就医。 在湖南怀化溆浦县卢峰镇岩湾村,镇卫生院和村医务室的医务人员,对村里高龄合并基础性疾病等重点人群进行摸排。村民舒叶青的父亲今年80岁,因患有脑出血导致偏瘫,常年卧病在床,医务人员在送去医用口罩、酒精等物资后,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健康检查。 湖南怀化溆浦县依托县域医共体和家庭医生,把医疗资源下沉到村级,加强发热、止咳、解痛类药品储备,适应农村群众用药需求。同时对农村地区老年人等重点人群进行重点观察,一旦发生感染,则由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及时指导抗原检测和居家治疗观察,必要时指导协助转诊。 在湖南邵阳隆回县小沙江镇花龙村,家庭医生对该村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孕产妇和留守儿童家庭开展上门健康检测。为解决村民的健康需求,小沙江镇在每个村都成立了1名临床医生、1名村医和1名护士组成的家庭医生团队,在为签约村民提供日常医疗服务同时,第一时间对辖区内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开展健康评估,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分类转诊。 (总台记者 王延均)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乐发lv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