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浪前行 以教育支撑强国建设******
2012、2017、2022……年份本身没有特殊意义,但在特定时空内,一连串的数字却展现出时间的无穷魅力。
十年磨一剑、十年奋进路,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国教育面貌发生格局性变化,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一组组数据无言地记录着这一切,所有人都能真切地感受到这些年的教育变革,共享着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中国这艘“复兴号”巨轮,在教育的战略支撑下,走得更远、行得更稳。
回首过去的成绩,我们有理由自信和骄傲;而展望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所肩负的使命更为艰巨、责任更为重大。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开辟一个独立章节论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首次提出教育是“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既是对强国崛起规律、对当今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特征、对未来世界发展大势的深刻洞察和把握,也深刻反映了对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的强调与期待。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更好发挥教育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作用,以教育支撑强国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赋予教育新的战略地位和历史使命,更为教育发展锚定了清晰而坚定的战略方位,为教育系统指明了接续拼搏奋斗的方向。
教育何为、教育往何处去?具体而言,就是要坚持促进公平、提升质量这两条主线。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好、更公平、更优质教育的期盼,以教育公平夯实社会公平的基石,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打牢基础;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源源不断培养和输送各类高素质人才,源源不断产出更多原创性科技成果,努力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力量。
我们看到,教育系统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以新的姿态,因应着这种变局。其中,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无疑是过去一年教育变革与发展中最亮眼的篇章。从年初把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列入教育部工作重点,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再到年底召开2022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等,形成了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2022年可谓教育数字化战略转型元年,教育领域进入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时代。
从教育信息化到教育数字化,背后不仅仅是概念的变化,还是内涵的拓展和深化,是教育与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深度融合。教育数字化,不仅仅是单纯用技术和工具改进教学,更是将数字技术整合到教育领域各层面,推动学校管理、教学范式、教学过程、评价方式、学习文化等全方位的创新与变革,更好实现教育优质公平与支持终身学习。它不仅是顺应数字化大势的必然要求,更是赋能社会和教育改革创新,破解教育改革发展难题,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
教育数字化战略意味着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从一种教育发展战术,上升到重塑教育、提升综合国力的重大战略。这是一种方向和路径的战略转型。战略转型,当然意味着机遇与挑战并存。前路迢迢,任重而道远,但既然已经启动,就无惧山高路远。
技术与人才,是建设教育强国的两翼。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坚持双轮驱动。如果说,教育数字化是依托技术的力量重塑中国教育的战略转型,那么打造大国强师队伍,则是依靠人的力量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过去的这一年,“师范热”“教资热”引发全社会的关注,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多方面原因,既有经济发展趋势、就业形势之变,也有学生就业心态之变。当然,近年来教师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教师职业吸引力增强有目共睹,也是催生优秀人才积极从教的重要因素。
教师队伍是教育强国的第一资源,新的历史方位下,教育面临更为艰巨的任务,对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唯有用更有力、有效的强师、优师、惠师举措,才能更好回应时代的要求,满足广大青少年学生对教师职业的期待。
星空寥廓、征途漫漫!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要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不断强化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贡献教育的澎湃力量。(执笔人:杨三喜)
冀北长城古村腊月见闻:观长城 品美食 享年味******
(新春见闻)冀北长城古村腊月见闻:观长城 品美食 享年味
中新社秦皇岛1月12日电 题:冀北长城古村腊月见闻:观长城 品美食 享年味
作者 肖光明 李洋
从进入中国农历腊月开始,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董家口村村民孙志伟就忙碌起来。选羊、腌制、生火、焖烤……一整套繁琐的工作,孙志伟已驾轻就熟。
20天来,孙志伟烤了30多只整羊。“今年腊月格外忙碌,这都是长城带来的福气。”孙志伟说,他和妻子盘点计算,春节前,一家人将会有一笔可观的收入。
董家口村位于秦皇岛市北部山区,长城脚下,这里以长城边墙雕花图案形式多样而著称。全村共有130余户,400多人。之前,由于地处深山、交通不便,尽管拥有长城美景,却让很多游客望而却步。如今,平坦的公路直达村落,村里的烤羊也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美食。
临近春节,游客接踵而至。11日9时,董家口村的街道上热闹起来,来自秦皇岛市区和外地的游客络绎不绝。上午爬长城,中午吃烤羊,已成为游客们的标配。
腊月里,秦皇岛市民李吉天每次招待外地朋友,都会提议到董家口村游长城,品特色美食。“长城脚下,摆酒话桑麻是一件乐事,在这里过年也会成为外地客人的美好记忆。”李吉天说。
来此游览的上海游客王文利是第一次看到长城。他表示:“真是雄伟壮观,能在春节前来到长城脚下,不虚此行。”
河北省秦皇岛市保留着223.1公里的明长城,集滨海长城、海上长城、平原长城、高山长城、河道长城等精华于一身。
中国官方于2019年印发《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作为长城文化资源大省的河北省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
秦皇岛市在编制完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秦皇岛段)建设保护实施规划》基础上,规划建设山海关关城防御体系文化展示园、板厂峪长城文化展示园2处核心展示园,11处特色展示点。同时,规划了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暂定名)等国家级和省、市级项目33个。目前15个重点项目已建成,其它项目均在快速推进中。
据秦皇岛市海港区旅游创新发展中心副主任张超介绍,海港区打造了全长176.58公里的长城旅游公路,贯穿北部山区40余个村庄,将20余个旅游景点相串联,形成旅游景观环线。
沉睡的长城资源被激活,成为这些长城脚下村落发展的金字招牌。
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村66岁村民于文龙家,自家饲养的散养猪受到游客热捧。提前预订,现宰现吃,成为游客乐享年味的别样节目。“守着长城过年,吃了美食过节,看到客人们来这里体验年味,我也很开心。”于文龙说。(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