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老”港澳委员齐议政:远距离更易产生“新鲜感”******
中新网呼和浩特1月12日电 题:内蒙古“新”“老”港澳委员齐议政:远距离更易产生“新鲜感”
中新网记者 乌娅娜
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分组讨论中,来自港澳地区的政协委员积极为内蒙古的发展建言献策,而他们中有今年第一次履职的“新委员”,也有参加过多届会议的“老委员”。
尽管港澳地区与内蒙古南北相隔,但与会委员纷纷表示,远距离更容易产生“新鲜感”,有更多合作的机会和可能。
“我今年第一次担任政协委员,已经安排好在本届政协会议闭幕后走访一些创业孵化企业和高校开展调研。”魏立新是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的董事,他把“促进内蒙古与澳门创新创业合作”写进了自己的提案当中。
魏立新介绍,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为当地的青年创业者提供财务、法律、咨询等服务,还举办创业活动、论坛等,为青年人提供了优质的创业环境。
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已“北上”与内地多地开展了合作。“从我们以往的经验来看,澳门青年与内地青年合作创业成功率更高,这一模式也可以在内蒙古地区进行复制。”魏立新坦言。
内蒙古作为中国向北开放的桥头堡,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而澳门也被赋予“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和“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两地在创新创业环境上都具有不同的优势和资源,可以建立恒常的沟通机制,共享两地创业资源,共同为有志于拓展的创业青年提供服务。”魏立新说道。
时隔三年,香港委员许美娟再次来到呼和浩特参会。“虽然三年没有过来,但是我们一直利用网络履职,通过政协云平台,参与线上读书会,进行线上考察,能够及时了解内蒙古各个领域的发展状况。”
凭借冬奥会的余温,许美娟也看到了内蒙古发展冬季旅游的潜力。她介绍:“香港民众其实很热衷于冬季旅游,但大多都会选择国外,大部分人并不了解内蒙古的冬天有多么美。希望内蒙古好好把握冬季旅游资源,进一步宣传,让更多香港民众亲身感受冬天的内蒙古。”
在她的提案中还提到,内蒙古因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了种类繁多的道地中药材品种,但由于种种原因,内蒙古中药材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香港有着中药材先进的科研体系、国际化市场营销体系和雄厚的资金优势。两地共同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前景广阔。
来自香港的吴葵生是内蒙古政协的“老委员”,在看到新一届年轻有为的港澳委员时,他很欣慰,但同时也告诉他们:“政协委员参政议政,不是会上说两句话就可以,一定要多考察、多研究,了解实际情况,提案才能更加精准,才能真正反映社情民意。”
吴葵生早已把内蒙古当成了他的第二故乡,他说:“觉得内蒙古很遥远,是因为不了解,远的不是距离,而是心。港澳委员就是要做好桥梁纽带的作用,增进相互了解的同时,为内蒙古与港澳地区乃至与粤港澳大湾区之间传递更多信息和理念。”
对此,吴葵生建言,建设蒙·港澳经贸文化合作交流信息化平台,为内蒙古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和内蒙古企业走出去牵线搭桥提供服务。(完)
【寻味中华】重庆火锅:涮得了山珍海味 烫得了边角碎料******
中新社重庆1月24日电 题:重庆火锅:涮得了山珍海味 烫得了边角碎料
中新社记者 刘相琳
夜幕降临,重庆大街小巷中弥散着麻与辣的快感。一炉炉火锅渐次沸腾,翻滚的牛油,迸发出麻辣鲜香,令人欲罢不能。
资料图为重庆市民通过手机下单取回家的火锅外卖。 中新社记者 周毅 摄火锅是重庆人聚会首选,几人围坐一口锅,毛肚的劲道,鸭肠的爽嫩,酥肉的香脆……觥筹交错间口腹之欲得到极大满足。“每天吃火锅遭不住(重庆话,意为受不了),一周不吃也遭不住。”重庆人吴思这样评价。
重庆火锅协会会长陈国华说,重庆火锅有水派和陆派起源之说。普遍认为,清末民初,重庆是长江上游航运重镇,为了填饱肚子,船夫们常在江边随地搭起锅灶,用沿江两岸屠宰场丢弃的廉价动物内脏和牛油渣,拌上葱姜花椒等佐料一起下锅烫煮,这就是重庆火锅的雏形。
资料图为“大火锅”亮相重庆街头,吸引食客尝鲜。 中新社记者 周毅 摄火锅匠人们总结出重庆火锅好吃的标准是“三水一堆”:吃了额头冒汗水;辣得流眼泪水;麻得流鼻涕水;桌上擦“三水”的纸用了“一堆”。
辣,不是重庆火锅的唯一标签。好吃的关键在香辛料之间复杂的配比。如今,重庆中心城区有超过3万家火锅店,外地人吃来大同小异,当地人却因底料的细微差别,分出“远近亲疏”。
资料图为重庆市民通过手机下单在家吃火锅。 中新社记者 周毅 摄重庆红汤火锅以味复合醇厚、重油重香著称。先将牛油放入旺火锅中熬化至170摄氏度左右,再倒入豆瓣、大蒜、大葱、生姜、香菜等,待熬成红油后再炒香,这是传统火锅底料的灵魂。
国家级中式烹调技能大师工作室创建人、知名火锅专家王文军说,正宗的重庆火锅底料,讲究麻、辣、鲜、香。牛油品质、原材料的选择配比、炒制的时长和温度,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影响味道的关键因素。
王文军说,辣椒让牛油增色去腥,豆瓣酱提鲜,大蒜增香,花椒增麻,佐料在热油中彼此融合。而醪糟则是不少火锅底料的秘密,酵母菌为锅底注入了生物驱动。匀速搅拌之下烟气升腾,两三个小时“寸步不离”的调制,冷却后再静待发酵7天,待各种原材料味道充分释放融合,才能成就饭桌上的麻辣鲜香。
把火锅分成九宫格,是重庆人的发明。中间格火大,要烫涮吃,东南西北四格,火温合适,不易煳锅,适合煮菜,四个边格,火力最小,适合焖煮食材。
资料图为服务员为食客在麻辣火锅里煮汤圆。 中新社记者 周毅 摄煮菜顺序也有讲究,鲜鸭血和厚豆干要在没开火前进锅。底料烧开后,真正的老饕会先丢一把小葱和豆芽,滚上几十秒,将火锅的底味彻底唤醒。在东南西北四个横格中煮上老肉片和水滑肉等耐煮荤菜,中间格冒油泡时,才是烫菜的最好时机。
烫的核心不仅是熟,还要裹上油,让菜品吸味。鸭肠烫卷,毛肚烫泡,黄喉烫弯,腰片烫变色,多一分就老,少一分则不熟,烫涮之间菜盘已见底。
重庆火锅既涮得了山珍海味,也烫得了边角杂碎。鸭血、黄喉这些在其他菜系中被视为“鸡肋”的食材,却是重庆火锅最受欢迎的选择。而对脑花、牙梗等偏门食材的喜爱,更是将普通食客和老饕区分开来。
重庆火锅也正悄然发生变化。电子采购平台、机器炒底料、一次性锅底汤料的推广应用,用餐环境、调味技能等方面的改进,让纯正味道不会丢失,接受人群更广泛。
据重庆火锅协会统计,目前,小天鹅、德庄、刘一手等多家本土火锅企业,已累计在海外开店超600家,分布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城市。
夜色下重庆又开始沸腾,辣椒花椒“翻江倒海”,鸭肠毛肚“七上八下”的画面,依然不分季节地每天在这座城市里反复上演。(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